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和林[1] 赵亚恒[1] 郑丽华[2] 冯建刚[1]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骨科,石家庄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石家庄硕士研究生在读05001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3期157-15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河北省科技厅支撑课题(11276156)
摘 要: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每年全世界的发病率为4/百万,发病高峰在15~19岁[1].尽管骨肉瘤可以发生在任何骨,但是最常见的部位是长骨干骺端,绝大多数患者为单发病灶并且比较隐匿,容易与外伤或生长痛混淆[2],骨肉瘤有高度转移倾向,大约2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发生了肺转移,骨肉瘤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20%,未转移的为65%[3].转移性骨肉瘤对常规的化疗不敏感并且预后很差.对于转移性骨肉瘤或中晚期患者来讲,手术机会少、风险高,因此非手术治疗包括各种辅助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命及减少痛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骨肉瘤辅助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血管栓塞、消融、光动力疗法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