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唐山063000 [2]河北联合大学
出 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年第6期749-75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摘 要:脑梗死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持久、最强有力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因素。尽管大量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已证实,在脑梗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成功有效地调控血压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复发率[1-4],然而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尚无统一意见。目前国内外研究缺乏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血压调控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故对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升高的患者,尤其对于血压<220/110 mmHg(1 mmHg=0.133 kP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如何调控,是否应给予降压治疗、先前的降压药物是否应该继续服用及急性期的降压幅度等,少有明确的建议和指南。为此笔者阐述目前关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降压处理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证据,以及近年来国内外脑血管病临床实践指南的有关意见,希望对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处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3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