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82 [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第2期202-204,共3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4位,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3位[1].在亚洲某些高发区如中国,其年发病率高达34人/10万人口[2].每年全世界有25万人死于HCC,我国因HCC死亡者约占其中的40%[3]. 由于HCC是多因素疾病,其发病过程较为复杂,近年有关HCC发病机制的研究出现许多热点.如有关癌基因的研究认为HCC形成的分子机制在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研究较多者包括ras,c-myc,cerbB-2,p53,p2l和p16等基因及其在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4-24].此外,微卫星不稳定性[25,26]、端粒酶与肝癌的关系亦受到重视,bcl-2是抑制细胞凋亡的癌基因,bcl-2核酶可促进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并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27-30].肝细胞生长因子(HGF)[31]、IL-6[32]、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33-3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6,37]转化生长因子[38,39]以及CD44v6[40]等与HCC的生长和转移亦有密切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