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现代性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哲[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4年第6期94-96,共3页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12140);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SGB2010-14)

摘  要:从明清两代看,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发展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条是直接的反封建王权的路线,它主要来自于民间;另一条是封建国家内部的文化成熟与统一,它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文化空间。可以这样说,没有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统一,没有中国本土的现代性思想,就不会有中国现代民族观念的形成,乃至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其对文学的影响表现为白话文学创作开始步入成熟,其标志是《金瓶梅》与《红楼梦》的出现。当中国步入现代社会后,则主要体现在鲁迅开辟的乡土文学叙事这条路径上,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鲁迅、废名、沈从文、芦焚、汪曾祺等人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作品,恰是中国本土现代性思想在文学上的体现。

关 键 词:本土现代性 白话 百科全书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