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音辨书中“假借”的性质——以《问奇集》和《音同义异辨》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玄图[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5期89-93,共5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明清音辨书中常见"假借"这一术语,其涵义和性质与"六书"之假借并不相同,与今人的假借理论也有差异,或指"六书"之假借,或指形体讹误,或指音变构词。本文通过对明代张位《问奇集》和清代毕沅《音同义异辨》二书中"假借"的考察,认为明清时期音辨书中的"假借"不过是一种术语借用,有其特定的涵义。

关 键 词:明清音辨 假借 性质 术语借用 

分 类 号:H114[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