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华[1] 李巍[1] 徐荣华[1] 鲁慧[1] 吴亚芬[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15003
出 处:《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年第3期196-197,200,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摘 要: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和Glowacki [1]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1996年国际血管异常研究协会(ISSVA)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血管病变分类标准[2]。因此血管瘤是一种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特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表现为出生即有或出生不久出现的鲜红色斑片或红色、紫红色肿块,界清质软,数月内生长迅速。皮肤血管瘤(cutaneous hemangiomas)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激光是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尽管激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但仍可能存在色素沉着和瘢痕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文献报道胶原蛋白可用于光子和激光术后的皮肤修复治疗,但尚无儿童皮肤血管瘤激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的报道。本文通过使用胶原贴敷料外敷激光术后创面,观察其修复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