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音乐的悲剧成因--秦腔板胡演奏中的悲剧情境烘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伟[1] 

机构地区:[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14年第2期79-83,共5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摘  要:秦腔自古以悲怆型剧目和哭音唱腔见长,形成悲怆型剧目和哭音唱腔的根源来源于秦人根深蒂固地忧患意识与苦焦、艰难的生活环境。剧目且多以军国大事的世俗化表现为主,其中行当性表现又以正生的慷慨悲歌、苍凉豪放、激昂陈词为主;秦腔声腔来源于悲情的"劝善调"音乐,原始秦腔以弹拨乐器为伴奏乐器,近代以来,秦腔主奏乐器板胡经过近代改进,形成了高亢激越清脆悦耳的谐音,与秦腔的声腔在伴奏中相辅相成,起着烘托唱腔,为演员包腔托韵的作用。

关 键 词:劝善调 悲怆 忧患 生存环境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