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晁福林[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3期114-120,共7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上古时代"刑"起源于对于罪过的处罚,这种处罚最初不是《尚书·尧典》等所说的"五刑",而是作为道德惩诫的"象刑",它只是氏族内部的一种教化方式。《尚书·吕刑》篇所讲周代的"刑"是周初"义刑义杀"的体现,其所说明的是古代社会初期并不规范的刑罚。浸润着传统的道德精神与伦理规范的周礼支撑着周代社会的稳固,而刑罚只是其末节,而非主体。和"象刑"一样,将刑纳于其中的周礼,以激发人的耻感与社会责任感为宗旨,它是弱化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先秦时期"刑"的这种以教化为主线的情况,完全适应了以氏族为主体的古代社会需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7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