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岳阳[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出 处:《江汉论坛》2014年第4期14-19,共6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项目编号:13&ZD02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变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BS4);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中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历史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必须要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下展开分析,方能得到有益的认识和结论。当前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全球化,而且是资本主义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化,这意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完成了经济基础层面的扩张,原有的上层建筑——国家不再与之匹配。因此,全球化会对国家发起挑战,国家经济职能被弱化,生产要素的歧视性流动会对不同国家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认清国有制和公有制的关系,并且意识到国企这种新组织形态缓解了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公有制属性才得以发挥作用,因而发展国有企业是国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属性的必然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