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伍维曦[1]
出 处:《音乐探索》2014年第2期13-30,共18页Explorations in Music
基 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课题"中世纪文人音乐家及西方音乐史中‘作品’观念的产生研究"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1101;上海音乐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音乐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研究成果;学科代码:050402
摘 要:文章从"文人音乐家"的视角对14世纪法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菲利普·德·维特里的生平及音乐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力求在吸收国外维特里研究的代表性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中、西中古音乐文化比较的视野,对维特里的社会身份及其音乐活动的历史意义予以评价。结合对相关史料文献及维特里存世作品的解读,可以认为:维特里代表着中世纪"文人音乐"的最终成熟,并具有典型的"文人音乐家"的特质。而士大夫文人不同于中世纪盛期教会音乐家的身份认同和创作观念,实则对西方音乐的整体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