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维曦

作品数:64被引量:12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中世纪中世纪晚期音乐史学音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音乐探索》《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北方音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霍英东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乐学式地书写“音乐作品”——兼论作为对象的“音乐”与作为方法的“音乐学”
《音乐研究》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伍维曦 
如何以“音乐学的”(或“音乐学家的”)方式言说音乐,是一个具有学科范式意义的命题。以“音乐作品”作为对象概念,不同分支学科背景的音乐学家如何面对和诠释,并以何种方式进行书写。“音乐作品”对于汉语音乐美学学科范式的意义值得探...
关键词:学科范式 音乐作品 音乐史学 音乐美学 三度创作 
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社会学方法刍议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24年第4期23-33,共11页伍维曦 
以现代西方语境中的“Musicology”研究范式及其与社会学方法的关系为参照,对20世纪汉语语境中“西方音乐史”的范式史进行梳理,并对当下这一学科的社会科学化发展趋势加以评析。
关键词:音乐学 音乐社会学 西方音乐史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作品中心主义 
诗中有乐,乐以为诗——纪尧姆·德·马肖《真言集》中的歌诗初探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32-150,共19页伍维曦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项目“中世纪文人音乐家及西方音乐中作品观念的产生研究”,项目批准号:121101。
文本化音乐作品的生产、接受与流通机制,是中世纪晚期音乐史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对中世纪之后西方音乐的走向有较大影响。纪尧姆·德·马肖是14世纪法兰西伟大的诗人和音乐家,其文学与音乐创作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并拥有相同的写本文化...
关键词:纪尧姆·德·马肖 《真言集》 歌诗 文学-音乐综合体 音乐作品 中世纪写本 
《索邦弥撒》的写本形态、音乐特征与体裁特性被引量: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9-88,共20页伍维曦 
弥撒套曲是中世纪晚期出现的重要的新音乐类型,与天主教仪式、音乐理论、手抄本文化及多声部音乐实践等音乐史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现存的几部14世纪多声部弥撒套曲的研究,在西方音乐学界已经有了丰富的积淀,但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
关键词:《索邦弥撒》 多声部弥撒套曲 手抄本文化 阿维尼翁 “创作” “制作” 
浪漫主义音乐文化中的作品体制19世纪欧洲的音乐政治学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23年第4期14-34,共21页伍维曦 
19世纪的欧洲音乐与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浪漫主义音乐的政治性是一个经典学术命题。本文试图从音乐思想史的视角,考察“音乐作品体制”对这一命题的意义。通过对风格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文化心态与政治活动的互动、文艺机制对...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文化 音乐作品体制 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现代性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思想意义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23年第3期27-34,共8页伍维曦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部经典的20世纪音乐文献。该文以“文艺学式”的评论手法,对这部杰作的意义做特定思想语境的阐发,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对其所产生的“长时段环境”、其风格和体裁要素的复杂关...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协奏曲 浪漫主义 20世纪 俄罗斯精神 
12世纪的文人音乐家阿伯拉尔:“古典”中世纪的知识阶层的音乐活动被引量:2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5-39,F0002,共16页伍维曦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项目“中世纪文人音乐家及西方音乐中‘作品’观念的产生研究”(编号:121101)阶段性成果。
在发端于19世纪晚期欧洲的现代音乐学的话语结构中,音乐史一般被认为是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历史(至少在当下我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界依然如此)。[1]这两个核心概念也成为区分史料属性的中心与外围的标准。但在对现代西方艺术音乐的直接来源...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学 音乐作品 绝对音乐 文人音乐家 知识阶层 话语结构 文本意义 近代意义 
“西方音乐史”与“欧洲音乐史”--试论“音乐作品”与当下汉语语境中的音乐史学研究被引量:7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年第3期1-10,I0003,共11页伍维曦 
“历史音乐学”(Historical musicology)来自现代西方人文学术语境,主要以欧洲文明中的音乐为研究对象。移植到现代汉语语境之后,产生了“西方音乐史”这一学术领域。音乐作品与文本(手抄、印刷)的结合,使得文本研究与细读长期以来成为...
关键词:音乐史学 欧洲文明 现代性 音乐作品 文化机制 汉语语境 
中国音乐史学与现代学术思维被引量:2
《中国音乐》2022年第2期16-21,207,共7页伍维曦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5)的阶段成果。
本文试图将中国音乐史学置入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发生的思想史背景中,对现代学术思维的一些与音乐史学有密切关系的特质进行总结与阐释,从而对中国音乐史学这一学术系统及观念结构的语境生态加以勾勒渲染,力求为这一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描...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学 现代学术思维 概念化 汉语语境化 
后马肖时代的“文人音乐”:宫廷文化中的视听艺术与音乐的“作品化”——以“香蒂利藏稿”(Chantilly 1047)为例被引量:7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26-44,166,共20页伍维曦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项目——“中世纪文人音乐家及西方音乐中‘作品’观念的产生研究”(编号:121101)成果
14世纪到15世纪之交既见证了西欧社会与制度开始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变局,也是音乐文化生活与创作观念面临巨大变革的时代。阿维尼翁教廷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宫廷文艺中心,与被称为“微妙艺术”的多声部音乐风格相得益彰,铸就了中世纪音...
关键词:阿维尼翁 微妙艺术 手抄本文化 音乐-文学综合体 作品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