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宇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1&ZD07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重大民生决策中公民参与的有序性研究--基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视角"(13YJA81001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协同执行研究"(2012SJB630070)
摘 要:由于网络表达具有快速、便捷和低门槛的特征,社会公众较为依赖网络途径表达自己的政策意见。但是这种倾向性已经使政治体制中预设的主流表达途径边缘化,并引发了关于"替代性"还是"补充性"的思考。网络途径的多样化表达载体选择在显现其草根民主特质的同时,也有着相当的负面效用,并造成了网络民意表达途径难以逾越的困境,因此需要重新对网络民意表达途径进行理性思考及重新定位。网络民意表达途径理应充分发挥其正面效用,发展为其他途径的补充,推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连接,共同组成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将利益诉求自下而上地传输进公共政策系统,提升公共政策的民主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