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儒对话的几点认识——在新加坡“儒学与宗教”研讨会的演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伍贻业[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回族研究》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摘  要:17世纪,或谓明清之际百余年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西方文化东渐,中土文化西被。此时期近百名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或译或撰出版了数百种宣扬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书籍,自周秦以来中国士人大一统的“天下观”垮塌了,被动地接受了意大利人利马窦的《万国舆地图志》里的“世界观”。“世界”一词,虽最早为佛教用典,但被西人借用已有另一意义。传统中土的“天下”与西人的“世界”构成不同的人文品质,体现着中西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当时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熟悉那个陌生的“世界”?至少,有一个人群被忽略了,这就是17世纪中国土生的穆斯林回回人。

关 键 词:回儒对话 新加坡 中国历史发展 宗教 儒学 西方文化 天主教传教士 “世界” 

分 类 号:C04[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