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一[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13-119,共7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瑞恰慈文学思想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研究"(项目号:NKZXB1468);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瑞恰慈文学思想与三四十年代平津地区文论建设"(项目号:TJZW13-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西文化之间如何对话,并非纯然的理论问题,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及其总结,一步步互参互显、互证互补才能解决。七十多年前,瑞恰慈的《孟子论心》和多重定义法使得"中西文论从未有过的接近",而这种接近是在显示、理解双方的语言、思维差异中完成的,从语言学角度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由此反映出来的开放平等的对话立场和多重定义法在不同文化对话中的切实可行性,至今仍有丰富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