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MRI在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丹[1] 梁长虹[1] 刘再毅[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广州510080

出  处:《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年第6期523-52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摘  要:原发性肝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消融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治疗等[1]。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早期、准确及定量评估疗效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目前,评价肝癌疗效的标准,如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主要基于病变的影像形态径线改变进行判断[3]。随着对肝癌分子机制的认识,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应运而生。研究表明,分子靶向治疗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较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4-5]。分子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或破坏肿瘤新生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达到治疗目的,肿瘤治疗后可能并无径线改变。因此,如果使用传统的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6]。因而,有必要发展新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而可早期、准确及定量评估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7]。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是一种基于追踪及定量分析血管内注射的低分子量对比剂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方法,可评估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反映肿瘤组织内的血容量、血流量和内皮通透性等微观特征,能在肿瘤解剖学形态改变前定量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且还可用于预测预后[8]。笔者主要对DCE-MRI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及DCE-MRI在评估肝脏肿瘤治疗反应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动态增强MRI 肝脏恶性肿瘤 疗效评估 临床应用 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RECIST标准 DCE-MRI 

分 类 号:R735.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