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强[1]
机构地区:[1]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福建漳州363000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73-175,共3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久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似与不似逐渐成为中国画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境界。中国画似与不似理念滥觞于老子道家思想,后受到儒、释思想的影响,经融合发展,最终在宋代文人画中瑧于成熟。中国画似与不似的审美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画创作中,必须正确地把握似与不似的理论精髓,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