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与不似的理论变迁及其与文人画之关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傅强[1] 

机构地区:[1]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福建漳州363000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73-175,共3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久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似与不似逐渐成为中国画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境界。中国画似与不似理念滥觞于老子道家思想,后受到儒、释思想的影响,经融合发展,最终在宋代文人画中瑧于成熟。中国画似与不似的审美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画创作中,必须正确地把握似与不似的理论精髓,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关 键 词:似与不似 中国画 文人画 

分 类 号:J209.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