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真[1,2]
机构地区:[1]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 [2]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重庆401524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41-46,共6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科学研究的进步从终极意义而言就是方法的发展,法哲学也不例外,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离不开方法这一重要媒介。法的本质问题是法哲学不可回避的前提性重要论题。唯心主义法哲学家把法的本质归结于神的意志、上帝的意志、人的理性,导致法本质问题陷入神秘性与思辨性。马克思立足于社会生产实践,在法本质的探索中,固守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立场,承继与超越了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辅之以严谨的历史分析研究,拨开了笼罩于法本质上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层层迷雾,揭示法本质意志性与物质制约性的统一,法学从此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关 键 词:法本质观 唯物主义 实践辩证法 历史分析方法 方法论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