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恶网”与非何杰金淋巴瘤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越香[1] 张华忠[1] 陆其龙 项美娣 傅慈熹 环素兰[2] 

机构地区:[1]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2]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科

出  处:《肿瘤》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Tumor

摘  要:“鼻和面部破坏性病变”首先由McBride(1897年)报告。由于对其病变性质不明,故用“坏死性肉芽肿”“致死性肉芽肿”、“恶性肉芽肿”等不同名称来描述这类病变。1969年Kassel等提出,在除外炎症、未分化癌后,认为可包括三个临床病理单元,即“中线恶网”,Wegener肉芽肿及恶性淋巴瘤。1978年WHO将“中线恶网”定义为“

关 键 词:坏死性肉芽肿 病理 诊断 

分 类 号:R73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