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沿江旱三熟制地区旱稻生产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根来[1] 蒋荷[1] 蒋国龙 汤陵华[1] 吴竞仑[1] 范瑞昌 霍义宽 舒宗华 巫济民[3] 沈锦根[3]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种子站 [3]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1992年第2期25-27,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认为我省沿江旱三熟制地区丰富的气候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早稻生长发育的需要。优良旱稻品种IRAT109(粳)和农林12号(糯)不仅高产,而且适应性广,力旱稻生产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该地区现行耕作制度有利于发展旱稻生产。在旱三熟中推广种植早稻,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早稻生产,是沿江早三熟制地区现阶段提高粮食产量、增强稻米自给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关 键 词:陆稻 生态 三熟制 生长发育 

分 类 号:S511.60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