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稻

作品数:485被引量:93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建峰潘晓云陶大云张亚洁杨建昌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中丘区间伐果园间作陆稻播期播量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年第8期097-100,共4页徐瑞林 
耕地“遏制非农化、反对非粮化”政策出台前,在仁寿县藕塘镇适度规模流转土地的业主,大多以优势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仅2017—2019年的三年间,就新增杂柑类果园近2万亩(其中采用“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的约占35%),单位面积最低投入约1....
关键词:间伐果园 间作陆稻 田间试验 变量分析 
珍味与常食先秦时代的稻米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郭晔旻 
如今形容珍美味的“八珍”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里。所谓“珍用八物”“八珍之齐”,当时是周天子的专用品。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其中就有一道名日“淳熬”。这道菜的做法是“煎加於陆稻上,沃之以膏”,即将煎熟的肉酱与油脂...
关键词:周天子 陆稻 专用品 周礼·天官 先秦时代 稻米 
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15-924,共10页张德宇 CHALI Biru Alemu PHYU Phyu Thin 路承凯 陆炳悦 陆定科 王效宁 万金鹏 徐鹏 
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专项(202003AD150007);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301AT070329);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交叉团队”重点实验室专项(XBZG-ZDSYS-202111);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B21HJ0106,B21HJ0220);海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AAS2022PT0104)。
【目的】鉴定陆稻种质资源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筛选出具备低水分胁迫萌发、深土出苗能力的优势种质资源,为培育具有优良陆生适应性的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在150 g/L乙二醇(PEG6000)模拟低水分胁迫及8 cm深土壤播种...
关键词:陆稻 陆生适应性 低水分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临沧地区不同来源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2023年第12期2729-2734,共6页董丽英 赵秀兰 刘沛 刘树芳 张先闻 杨勤忠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102AE090003);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202301BD070001-115);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01AT070099)。
【目的】明确分离自临沧地区水稻主栽品种和陆稻地方品种稻瘟病菌的毒性频率及致病性的分化特点。【方法】采用喷雾接种,分别将分离自临沧地区的108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水稻苗期接种于23个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
关键词:稻瘟病菌 致病性 水稻主栽品种 陆稻地方品种 
水稻和陆稻分化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及水旱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续选择的影响
《种子》2023年第8期50-57,69,共9页孙佩 张培风 李合顺 王学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55)。
本研究以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Ch5-10和Ch6-11为亲本,后代用SSD方法而得到的RIL9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水、陆稻差异性状(始穗期、剑叶宽、株高等)进行了考察,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了各性状的QTL定位;在自然和人工选择的过...
关键词:水稻 陆稻 始穗期 株高 数量性状定位 剑叶宽 
杂交水稻旱种及管理被引量:2
《云南农业》2023年第7期61-62,共2页杞华文 彭扎发 
澜沧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8807 km2,常年大小春粮豆播种面积8万hm^(2)。境内海拔580~2516 m,山区、半山区占98.5%,常年有效积温7222℃,年平均气温20.2℃,年平均降雨量1307.2 mm,年日照时数2053.6 h。1旱地稻谷生产现状。澜沧县...
关键词:年有效积温 种植管理技术 水稻旱种 地方品种资源 年平均气温 国土面积 稻谷生产 陆稻 
高山地区旱稻种植
《云南农业》2023年第4期84-85,共2页王云 
旱稻(陆稻)种植是利用抗旱性强的生长优势,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特殊稻类,用水量仅为传统水稻的1/5左右,雨水较多时可不浇水。武定县海拔1700~1950 m最适宜种植,可选择低洼易涝旱地和缺水稻田种植,也适宜选择雨水较多的山地...
关键词:生长优势 林下种植 旱稻 生态条件 抗旱性 陆稻 低洼易涝 高山地区 
水稻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创新再获重要进展
《湖南农业》2022年第8期52-53,共2页赵汉斌 
充分利用野生近缘种中丰富的遗传变异是扩宽亚洲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近期,在水稻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创新方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陆稻野生稻研究团队再次获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植物科学前沿》上发表。
关键词:种质资源创新 亚洲栽培稻 野生近缘种 遗传基础 国际期刊 野生稻 科学前沿 陆稻 
广西地区籼型陆稻、深水稻与水稻的遗传分化
《上海农业学报》2022年第4期66-75,共10页王磊 罗志 周衡陵 李静 夏辉 
上海市农委科技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6)第6-1-7号]。
广西是我国栽培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中心之一,分布有陆稻、深水稻与水稻3种不同的栽培稻生态型。这3种栽培稻生态型适应不同的农业生境,具有丰富且不同的遗传资源,有必要对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本试验基于全基因组SNP研究了...
关键词:陆稻 深水稻 水稻 遗传分化 抗旱 耐淹 
节水抗旱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被引量:16
《上海农业学报》2022年第4期1-8,共8页罗利军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60年来,以提高水稻单产为主要目标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水稻生产仍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节水抗旱稻的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节水抗旱稻是在水稻科技进...
关键词:水陆稻分化 节水抗旱稻 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 育种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