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海省国家税务局
出 处:《税收研究资料》2001年第12期17-22,共6页
摘 要:畜牧业是青海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牧区60多万少数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1993年以来,全省每年约生产羊毛1.6万吨,牛毛绒2000吨,牛羊肉13万吨,牛羊皮400万张左右,产量中有升。在牧区6个民族自治州的各业经济中,畜牧业产值比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相当一段时期,青海的畜产品及相关行业(包括绒毛纺织、皮革、皮鞋、明胶、地毯、牛羊肉加工等)发展趋势非常好,“双蝶”毛线等一批青海品牌的毛纺产品曾火爆一时。畜产品及相关行业提供的税收曾经是青海的支柱税源之一。1993年全省来自畜产品及相关行业的增值税(产品税)收入达6200多万元,占全省增值税(产品税)税收收入的10.91%。1997年以后,畜产品及相关行业的税收收入逐年下滑,到2000年,全省来自畜产品及相关行业的增值税收入不到2000万元,仅占全省增值税收入的1.45%,畜产品及相关行业的税收收入与畜产品资源状况极不协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我省牧区各县大量未经加工增值的畜牧业初级产品的直接外运出省,使牧区县的产业链断裂,在投资环境不良、招商引资困难的情况下,除个别有国家投资项目的地区外,各县基本上没有经济增长点,加上牧区劳动力素质低下,劳动就业门路越来越窄,这种情况若不尽快加以改变,不仅税收流失,财政难以为继。而且,还可能会困经济萎缩而影响社会稳定,形势异常严峻。今年上半年,我们先后深入到黄南、海南、海西、海北4州的河南、泽库、共和、天峻、刚察、海晏等牧业县及西宁市有关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走访牧户,与县、乡干部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座谈,到企业实地调查,就我省畜产品税收流失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税收收入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关 键 词:青海 畜牧业 畜产品业 税收 税收流失 成因 对策
分 类 号:F812.42[经济管理—财政学] F326.374.4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