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支中[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成都610036
出 处:《农业经济》2001年第12期37-38,共2页
摘 要:中国作为拥有九亿农民的国家,农业问题历来被放到首要位置,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作为农业发展重要的资源,在我国尤为稀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三次大的变革:1949年进行土改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确立了小农的土地所有制与经营制;1953-1956年通过农业合作社将小农的土地所有制与经营制变成农民的集体所有制与经营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改造了传统体制下的土地制度.通过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形成集体和农民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使原来"一切土地权能归集体"的"单一产权"体制,转变为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层产权"体制.这种体制使农民有了对土地的归属感,也明确了对自己承包土地上的劳动产品有了预知,使之付出的劳动与报酬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对中国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