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临庆 赵军[2] 张朝民[1] 许吉一[1] 程永杰[1] 赵俊岭[2] 卢琦[2] 朱晔[2]
机构地区:[1]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30051 [2]长春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出 处:《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第6期357-359,共3页Journal of Brain and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目的 :利用经颅多普勒对不同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微栓子监测 ,研究微栓子发生情况。方法 :对 10 4例大脑中动脉区缺血病变病人及 40例无症状对照组人员进行微栓子监测 ,记录不同病例组及对照组微栓子阳性病例数。结果 :在 40例无症状对照组中未监测到微栓子。在总共 10 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中 ,32例大血管闭塞病人 6例 (18.75 % )病人监测到微栓子 ;38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均未监测到微栓子 ;3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 3例 (8.8% )病人发现微栓子。在无栓子来源的病人 (n=39)中未检测到微栓子 ,存在潜在栓子来源的病人 (n=6 5 )中微栓子发生率为 13.8% ;其中有血管栓子来源的病人 (n=44 )微栓子发生率为 9.1% ,有心脏栓子来源的病人 (n=17)微栓子发生率为 2 3.5 % ,同时合并血管栓子来源和心脏栓子来源的病人 (n=4)微栓子发生率为 2 5 %。结论 :我们认为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机制多为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子起引的脑栓塞 ;而腔隙性脑梗塞病人脑栓塞的可能性较小 。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