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新生代六盘山隆升过程初探  被引量:4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友桂[1,2] 方小敏[1,2] 李吉均[1] 安芷生[2] 苗晓东[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理科学系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B12期142-148,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人教字[2000]05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80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摘  要:通过对六盘山地区山麓剥蚀面上的红层和陇东盆地的红黏土剖面古地磁测年及地貌地层学研究,发现红层或红黏土均形成于约8.1 MaBP,指示了晚白垩世以来形成的夷平面在此时被断裂错开,发育终止,六盘山开始隆升;在约5.2 MaBP时再次小规模隆升,堆积相应的细砾沉积,并随后剥蚀形成山麓剥蚀面;到约3.8 MaBP,六盘山大规模加速隆起,河流急剧下切,河湖相沉积结束,典型风成红黏土沉积出现.六盘山的隆起过程可较好地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隆起过程相对比,它应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关 键 词:磁性地层 红黏土/红层 构造演化 六盘山 晚新生代 隆升过程 地貌地层学 

分 类 号:P542.1[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