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克服[1] 陈特固 钟晋梁 赵焕庭 宋朝景[1] 刘东生[1] 沈承德 赵建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4]Department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2期149-156,T001,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90201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资助
摘 要:通过对南海北部雷州半岛徐闻县灯楼角角孔珊瑚礁剖面(20°14.005’N,109°55.200’E)的研究,发现在全新世高温期存在至少9次高频率、大幅度的气候突然变冷事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雷州事件”.这一时期是雷州半岛珊瑚礁发育的适宜期,至少可分为9个阶段,每一阶段(即一次气候适宜期)的持续时间约20~50a,之后即在冬季突然出现一次低温和(或)相对低海平面事件,导致角孔珊瑚大量死亡,并出露遭受磨蚀,形成间断面;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厚逾4m的角孔珊瑚礁坪.此段时间地壳分阶段性地下沉,海平面上升.该珊瑚礁剖面是研究中国南部热带地区全新世高温期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宝贵的材料,为全新世高温期的高频气候不稳定性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传统的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特征提供了新的认识.
关 键 词:珊瑚礁 全新世 高温期 气候突变 海平面变化 雷州事件 南海 珊瑚生长 古气候
分 类 号: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737.2[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