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

作品数:239被引量:4416H指数:4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古气候第四纪磁化率气候变化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原东南部宋家店黄土剖面L9中地磁记录异常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10年第4期374-383,共10页汪道京 王永成 汉景泰 端木刚 单家增 刘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672114和40872112)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Matuyama/Brunhes(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的底部.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
关键词:古地磁 极性事件 黄土 三门峡 
雅鲁藏布大峡谷羚牛牙齿珐琅质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地理科学》2009年第6期917-922,共6页李玉梅 刘东生 洪冰 储国强 洪业汤 朱咏煊 彭建华 董丽敏 韩家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1124030203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O65001D);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羚牛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其牙齿珐琅质羟基磷灰石结构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羚牛牙齿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布范围相当宽,且随着栖息地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重,反映了食谱中C4植物从无到有、由少...
关键词:雅鲁藏布 羚牛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C4植物 
澹泊宁静的王乃樑先生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653-654,共2页刘东生 
刘东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先生的学识、建树和一代大师的风范却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学界许多学者常常回忆起刘先生在一生中格外尊敬师长和同事、爱护晚辈的品德,无不充满敬仰之情。北京大学杨景春教授多次谈起刘先生与已...
关键词:宁静 北京大学 科学精神 刘东生 地貌学 第四纪 转载 
欧亚大陆的黄土带与旧石器早期人类活动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6期978-987,共10页杨晓燕 刘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1205和40401008);2003年度刘东生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专项资助
文章对欧洲和亚洲黄土分布资料进行了整理,结合欧亚的旧石器考古资料,发现在旧石器早期,欧亚大陆的考古遗址主要分布在黄土带上,这反映了在旧石器早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能存在着一条“黄土之路”。这条“黄土之路”东至中国华北,...
关键词:欧亚黄土带 古人类活动 旧石器早期 
甘肃龙担早第四纪黄土堆积古地磁年代研究被引量:11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5期796-805,共10页刘平 张崧 韩家懋 刘东生 
2003年度刘东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专项项目资助
临夏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衔接带上的一个晚新生代断陷盆地。龙担剖面地处临夏盆地的中央部分,产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从化石证据中得出与早更新世午城黄土同时期的黄土沉积,但是岩性看起来又与中国东部黄土高...
关键词:龙担剖面 午城黄土 六盘山 哺乳动物化石 
土壤学家马溶之先生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贡献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5期959-961,共3页刘东生 
今年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马溶之先生诞生100周年,对这些为中国第四纪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刘东生先生十分重视宣扬这些老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和对中国第四纪事业的奉献,总是在《第四纪研究》上...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第四纪 土壤学 家马 科学事业 治学精神 学术成就 土壤科学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容重特征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第5期801-805,共5页靳春胜 张立原 韩家懋 刘东生 
200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项目
通过洛川剖面和白草塬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容重序列的建立,对比磁化率、粒度及深海氧同位素分析发现,六盘山东西两侧不同气候区黄土古土壤具有不同的容重值,其成因亦不同。六盘山以东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黄土古土壤容重值受成...
关键词:容重 黄土古土壤 冬夏季风 六盘山 
龙骨坡遗址点评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刘东生 顾玉珉 吕导谔 黄慰文 艾瑞克.博依达 李英华 侯亚梅 徐自强 郑绍华 赵凌霞 陈铁梅 
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于1984年发现,迄今已24年了,在此期间,研究者对“巫山人”的分类地位、龙骨坡文化内涵、生态环境、动植物群落、地质时代等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关键词:巫山龙骨坡 遗址 动植物群落 分类地位 文化内涵 生态环境 地质时代 多学科 
2006年4月17日北京特大降尘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第3期35-42,共8页张崧 刘平 靳春胜 韩家懋 秦小光 刘东生 
2003年度刘东生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专项资助
2006年4月17日北京遭遇了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降尘天气。分析了降尘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洛川马兰黄土和几次北京降尘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次北京降尘与洛川马兰黄土具有相似的元素分布模式,表明与黄土具有相似的物...
关键词:降尘 地球化学 黄土 粒度 北京 
六盘山东西两侧黄土古土壤容重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被引量:7
《地质学报》2008年第5期702-709,共8页靳春胜 黄孝刚 张立原 袁四化 梁文天 刘东生 
200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资助成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土古土壤容重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季风演化的关系,建立了洛川剖面250ka以来、白草塬剖面140ka以来黄土古土壤容重序列,并与磁化率、粒度及深海氧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六盘山东西两侧不同气候区黄土古土壤容重具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 容重 季风演化 六盘山 洛川 白草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