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

作品数:38843被引量:42726H指数:7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郭青林谌文武王旭东高星崔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旅融合背景下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发为例
《交通企业管理》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仲鑫 刘涛 常承宗 
交通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呈现。交旅融合作为交通与旅游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交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
关键词:交通文化遗产 悬泉置遗址 交旅融合 保护利用 共享发展 创新产品 
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研究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赵凡 鲁鑫钥 肖灿 胡芮 郝建锋 姚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植物对三星堆遗址城墙双重作用机制研究”(22YJCZH219)。
为探究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选取构树-八角枫(A)、构树-黄檀(B)、忍冬-小果蔷薇(C)、构树-小蜡(D)、构树-喀西茄(E)、构树-山槐(F)6种灌木群落,调查分析各群落物种组成特点、物种多样...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城墙 灌木群落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瑶溪二十四景遗址文化符号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广州市青葵社区长者饭堂空间设计为例
《艺术教育》2025年第4期183-186,共4页尹沛文 李琨 
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WYJ202415。
当前,传统治理模式无法满足多元化居民需求,老旧社区功能性空间需得到更多配套服务支持。对此,社区治理作为核心机制在老旧社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者认为,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可调动居民参与,共同解决长者养老问题。优化...
关键词:瑶溪二十四景遗址 文化符号 长者饭堂 空间设计策略 
四川汶川“龙溪玉”地球化学特征及三星堆、金沙玉器的产地溯源
《西北地质》2025年第2期240-260,共21页宋明伟 彭义伟 郎兴海 程文斌 欧阳辉 陈曦 赵甫峰 彭磊 蔡姬敏 许文丽 
成都理工大学三星堆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11400-000525-18);中国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9050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81)联合资助。
四川龙溪玉在古蜀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探讨龙溪玉的地球化学识别标志及其与三星堆和金沙玉器矿料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对龙溪玉的矿物成分和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
关键词:龙溪玉 三星堆遗址 金沙遗址 地球化学特征 
柳州史前遗址分布及其认识
《中国地名》2025年第4期0055-0057,共3页陈坚 
本文通过对柳州史前遗址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合现有考古发掘获得的层位和年代成果,探讨史前遗址分布与年代的关系、水源与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柳州史前洞穴聚落。
关键词:柳州 史前遗址 分布 认识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盱眙明祖陵保护与利用研究
《山西建筑》2025年第8期11-15,24,共6页王方亮 张麒 
文化景观设计对于帝陵文化遗址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显著提升场所的文化价值。研究站在文化景观视角下,从物质系统与价值系统两个维度对帝陵文化遗址进行了重新解读,形成了以物质形态的保护为基础,以彰显文化内涵为目标的保...
关键词:文化景观 帝陵文化遗址 明祖陵 保护与利用 
基于临安天目窑护胎釉的材料实验与设计转化
《艺术教育》2025年第4期31-33,共3页沙莹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临安天目窑护胎釉数据采集与制备工艺的数字化拓展研究”。
天目窑遗址群是临安重要的历史民窑,烧制时间长且窑址分布广。护胎釉工艺作为其黑釉瓷的特色工艺之一,展现出独特的材料与工艺特性。本文以临安天目窑为研究对象,聚焦护胎釉工艺,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分析其在釉面改良、色彩表现、装饰特...
关键词:天目窑 遗址群 黑釉瓷 装饰特点 材料实验 实践路径 色彩表现 设计转化 
丰京大原村制陶遗址西周墓葬所见人群构成及文化融合现象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2-78,共17页付仲杨 徐良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陕西丰京大原村西周制陶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AKG00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创新项目“丰镐遗址考古勘探与试掘”(项目编号:2024KGYJ005)。
2017—2023年在丰京大原村西周制陶作坊遗址共清理西周墓葬31座。这批墓葬的形制和葬式等葬俗各有特点,形制上有竖穴土坑墓(29座)和灰坑葬(2座);有俯身直肢葬和仰身直肢等葬式。竖穴土坑墓中包括一椁一棺墓15座,单棺墓8座,无棺6座。同时...
关键词:西周 墓葬 人群构成 文化融合 
华龙洞遗址与天然“猿人头像奇石”
《大自然》2025年第2期27-29,共3页吴秀杰(文/图) 
2024年12月8曰,“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发布研讨会成果,确认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该遗址为探索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的一个小山坡——梅源山上...
关键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石制品 周口店遗址 遗址发掘 华龙洞 人类化石 中更新世晚期 古人类遗址 
东莞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客家文博》2025年第1期3-3,共1页
2025年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并同步公布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南海卫城墙遗址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遗址内文化遗存非常丰富...
关键词:考古发掘 考古遗址公园 发掘面积 夯土层 建筑基址 城墙遗址 建筑构件 保存状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