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钢

作品数:29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全胜李延祥陈建立李建西杜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大观园》《考古》《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郑地区汉代墓葬出土铁器的科技研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4年第12期167-176,共10页周义岚 魏国锋 李清临 常宏杰 樊温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BKG019)。
对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及周边地区墓葬出土的6件铁器进行科技检测,采用了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两种试验方法,对样品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及夹杂物成分分析。样品种类包括剑、带钩、削、铲。经分析样品均为生铁及生铁制钢制品,其...
关键词:铁器 生铁 炒钢 新郑地区 
山西翼城冶南汉代冶铁遗址初步调查被引量:1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4年第3期148-155,共8页武越 黄全胜 李永春 朱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4004);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1505-02)。
冶南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冶南村,面积约1.2 km^(2),考古年代为西汉。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SEM-EDS)、金(矿)相显微镜等对冶南遗址采集的6个炉渣和2个金属铁块进行了基体成分和显微组织检测分析。结...
关键词:冶南遗址 生铁冶炼 炒钢 汉代 炉渣 
陕西韩城芝川古代冶铁遗址初步考察被引量:2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朱谨 黄全胜 李永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4004);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1505-02);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3285)。
韩城芝川古代冶铁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芝川镇芝西村,遗存面积超4000 m^(2),考古年代为西汉。科研团队对该遗址开展冶金考古田野调查并采集到炉渣、陶片等遗物,使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金(矿)相显微观察等手段对采集到的18个...
关键词:汉代 生铁冶炼 炒钢 炉渣 夏阳故城 
黑龙江阿城西川冶铁遗址初步调查研究被引量:1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3年第7期127-135,共9页崔萍 黄全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4004);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19SKQD10)。
西川冶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小岭镇西川屯300 m处,面积约5000 m^(2),考古年代为金代。2021年7月对该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察取样。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手段对西川冶铁遗址17个冶炼炉渣、炉壁残块等样品进行基体成分分析...
关键词:阿城地区 西川冶铁遗址 生铁冶炼 多元系炉渣 炒钢 
广东罗定船步铁炉村古代冶金遗址初步研究被引量:4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3年第3期139-148,共10页黄全胜 黄谦玺 邹桂森 李延祥 陈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4004);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19SKQD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78)。
铁炉村冶金遗址位于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附近的丘陵脚底,遗存面积约200 m^(2)。本团队从2013年至今开展多次田野调查并取样。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矿)相、加速器质谱(AMS)碳十四断代等研究手段,对铁炉村遗址的7个...
关键词:岭南地区 冶金史 元中至明初 生铁冶炼 高硅渣 高铁渣 炒钢 碳十四 
浅谈汉代冶铁技术的发展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22期166-169,共4页张惠雯 
汉代是自秦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时期,汉代的冶铁技术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冶炼设备和冶铸工艺方面都有重大进步。文章通过对已经发表的考古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情况做了简...
关键词:汉代 冶铁技术 炒钢 大鼓铸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铁兵器科学分析研究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2年第5期219-229,共11页江晶 黄全胜 李文欢 邹桂森 
202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224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任务书编号:2020GXNSFAA297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4004);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20KJQD27)的研究成果。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及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江西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主墓藏椁武库当中出土的19件铁兵器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夹杂物形貌观察和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铁兵...
关键词:冶金考古 汉代铁兵器 炒钢 百炼钢 块炼渗碳钢 
江苏铜山利国古代冶铁遗址初步调查被引量:3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2年第2期120-127,共8页刘瑞 黄全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4004);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专项调研项目(kjs2020007)。
铜山利国古代冶炼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中心的珍珠泉附近,对两处遗址进行田野调查并获取炉渣、矿石等冶金遗存。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EDX)、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矿)相观察等科学试验方法,对17个炉渣等样...
关键词:汉代 生铁冶铁遗址 炒钢 炉渣 利国 
艺术-科技文明·冶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水泉沟遗址发现炒钢炉两座,仅存炉底,炉体横截面呈半月形,内部挂满玻璃状炉渣。炉渣中检测出了熟铁和氧化亚铁,推测由生铁冶炼炉中冶炼出的生铁不待冷却就直接投入炒钢炉进行炒炼,炒钢渣再直接投入冶炼炉回炉冶炼,从而实现生铁冶炼和炒...
关键词:氧化亚铁 冶炼炉 生产方式 炒钢 横截面 
岭南地区清代铁政管理与生铁炒钢技术探究被引量:5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0年第1期73-88,共16页黄全胜 曲安弈 黄谦玺 李延祥 陈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674004);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19SKQD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7ZDA178)。
《两广盐法志·铁志》主要记载了清代乾隆后期至道光年间近50年的两广地区冶铁炉座开设、生铁冶铸、生铁炒炼、生产管理等相关重要历史事项,该志为梳理两广地区清代时期的冶铁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为探索中国古代生铁炼钢技术在两广地...
关键词:岭南地区 冶金史 清代 生铁冶炼 炒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