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考古

作品数:255被引量:72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双权袁靖吕鹏李志鹏张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物遗存揭示史前海岱社会经营模式——读《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
《江汉考古》2024年第6期176-180,共5页马萧林 林明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2BKG045)的阶段性成果。
海岱地区,地处黄淮下游,以泰沂山系为中心,覆盖山东全省、苏皖北部、豫东、冀东南部及辽东半岛南部等广大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区系之一。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丰富,考古工作也紧随我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龙...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动物考古 考古学文化 后李文化 城子崖 龙山镇 史前文化 早期文明 
动物考古学:从遗址中发现动物的秘密
《科学》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沈元元 文少卿 
动物考古学通过研究考古遗址中的动物遗存,推测古代动物的种类、习性,追溯物种的演化和驯化过程,揭示古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古代生态以及社会环境等宝贵的信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动物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早期人类的渔猎生活...
关键词:动物考古学 动物遗存 动物考古学应用 
云冈石窟第3窟出土动物骨骼初步研究
《文物季刊》2024年第4期157-170,共14页贺涛 赵静芳 刘建军 
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在第3窟考古发掘中,出土北魏、隋唐、辽金时期动物骨骼共56件,主要为北魏和辽金时期遗存。经鉴定,动物种属包括猪、马、牛、羊、狗,皆为哺乳纲,动物资源构成较单一。骨骼表面痕迹显示,先民对动物有明...
关键词:云冈石窟 动物考古 动物资源利用 
上海地区先秦时期动物考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6期164-172,共9页董宁宁 朱旭初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2019ELS010)资助。
该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上海地区先秦时期考古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目前,上海出土动物遗存且经过不同程度研究的遗址共有七处,动物遗存数据的再分析显示,从马家浜文化时期到马桥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先民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环境中的野生动物资...
关键词:上海 动物考古 先秦时期 长江下游地区 生计方式 动物资源利用 
探秘远古的回响
《大学生》2024年第12期56-57,共2页王雅楠 
史有千面,从史书中仅能窥其一角,更多过去仍沉眠于大地之下。而考古发掘和研究让我们得以触摸到历史,是通向过去的钥匙。2024年6月下旬,我赴湖南长沙进行了为期52天的动物考古实习。其间,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沙窑研究中心对湖南几...
关键词:动物考古 考古发掘 贝丘遗址 鉴定与整理 长沙窑 文物考古 湖南长沙 
宋姝——挑起良渚动物考古的大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3期21-21,共1页
90后的宋姝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唯一的动物考古专家,对她来说,每一块从良渚出土的动物骨头都是一个故事的开端。目前,在遗址中已经发现了53个种属的动物遗存。人物解读角度一:初心。宋姝本科读的是考古学,因为特别喜欢动物考古课程,...
关键词:动物考古 良渚 动物骨头 研究生阶段 硕士毕业 动物遗存 考古学 90后 
生业与社会本期导读
《南方文物》2024年第3期184-185,共2页袁靖 
古代家养动物的畜力利用研究不仅是动物考古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也是考古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的领域。畜力是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取的重要次级产品之一,对研究古人与家养动物的相互关系乃至古代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古代...
关键词:家养动物 图像资料 动物考古 重点研究方向 古文字 考古研究 历时性 历史文献 
家驴驯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南方文物》2024年第3期201-220,共20页刘逸菲 董宁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项目(项目编号:2022YFF0903500)资助。
驴作为役用家畜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其驯化起源问题在国内相对关注较少。本文分别回顾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相关学术成果,发现国外研究以考古发现为基础,并结合遗传学、民族学、语言学探索家驴起源的时间、地点、野生祖本、原因、过程...
关键词:家驴 驯化 非洲野驴 亚洲野驴 动物考古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2年发掘的披毛犀死亡年龄研究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2期466-479,共14页支媛 景明 汪洪 王辉 陈国科 杜水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批准号:193108)资助。
现代人在MIS 3成功扩散到全球各地,研究该阶段人类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生计行为有助于理解他们殖民成功的原因。目前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发现了一批出土化石的遗址,但其中大多数保存不佳,缺少科学发掘和绝对测年。甘肃环县楼房子遗...
关键词:楼房子遗址 披毛犀 死亡年龄模式 巨型动物 中国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 动物考古学 
南宋德寿宫出土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ae sinensis)研究报告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2期534-539,共6页傅裕 武仙竹 施梦以 周浩 
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川渝历史时期城市生态演化研究”(批准号:2022ZDSC14)资助。
2020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德寿宫遗址考古发掘时,在GJCT2111探方内,从南宋早、中期文化层堆积物中(距今700多年前),清理出丰富的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ae sinensis)标本。中华拟蟹守螺最小个体数(MNI)达8728件。绝大多数标本整体...
关键词:宋代 德寿宫遗址 中华拟蟹守螺 动物考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