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水生

作品数:38被引量:13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品泥河湾盆地石料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社会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文物春秋》《东南文化》《考古与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西下川富益河圪梁地点燧石制品的微痕分析
《人类学学报》2025年第2期201-209,共9页刘吉颖 任海云 杜水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257)。
距今4万年前后是中国华北地区晚更新世人类演变的一个关键阶段,下川遗址下文化层正处于这一阶段,其出土的物质文化遗存对于探讨中国晚更新世的区域多样性和人类行为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富益河圪梁地点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旧石器时...
关键词:下川 石制品 燧石 微痕观察 模拟实验 
南非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开发
《人类学学报》2025年第2期352-364,共13页支媛 杜水生 刘吉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57)。
南非地区是早期现代人的重要活动区域,自然环境多样,地理环境优越,三面环海的地形更是孕育出了特别的生计适应策略。如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个体发育提供了必须的营养和能量,而且在获取和加工动物资源的过程中还能促使人类行...
关键词:南非 石器时代中期 早期现代人 动物考古 生计 
山西下川遗址水井背地点石核的剥片技术
《人类学学报》2025年第1期14-26,共13页蔡馨毅 杜水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57)。
山西下川遗址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确认包含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及细石叶技术两大技术类型。现通过全面考察下川遗址水井背地点石核-石片技术所见石核的各项技术特征,归纳得出台面导向和剥片面导向两大剥片组织策略...
关键词:下川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制品 石核 剥片技术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2年发掘的披毛犀死亡年龄研究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2期466-479,共14页支媛 景明 汪洪 王辉 陈国科 杜水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批准号:193108)资助。
现代人在MIS 3成功扩散到全球各地,研究该阶段人类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生计行为有助于理解他们殖民成功的原因。目前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发现了一批出土化石的遗址,但其中大多数保存不佳,缺少科学发掘和绝对测年。甘肃环县楼房子遗...
关键词:楼房子遗址 披毛犀 死亡年龄模式 巨型动物 中国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 动物考古学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2015~2016年出土的石制品
《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6期3-15,共13页李三灵 杜水生 李占扬 
灵井许昌人遗址2015、2016年共出土石制品1213件,光释光年代为距今约12.5~9万年。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以硬锤直接打击法进行剥片,出现少量高效率的盘状石核,工具有刮削器、锯齿刃器、尖状器、凹缺刮器、钻和砍砸器等,表现出中国北...
关键词:灵井许昌人遗址 石制品 脉石英 压制技术 
2014年山西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3号探方的发掘报告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23年第5期638-650,共13页杜水生 张婷 任海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257)。
2014年夏季,我们对下川遗址的富益河圪梁地点北部进行了发掘,本文对其3号探方(QX2014-T3)的发掘成果进行了报道。T3的面积为6 m2,出土石制品1036件;其中,183件出自上文化层,853件出自下文化层。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石英砂岩和黑色燧石,另...
关键词:下川 石制品 细石叶 旧石器时代晚期 
山西析城山圣王坪旧石器遗址调查简报
《人类学学报》2023年第3期390-397,共8页李三灵 李学东 郭军亮 杜水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257)。
本文是对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圣王坪遗址2020年调查发现的石制品研究。调查共获得石制品1717件;其中,地表采集11件,含细石器技术制品;清理地层剖面获得1706件,属旧石器文化遗存。剖面分4个层位,第3层和第4层是文化层的主体,也是本文研究...
关键词:圣王坪 石制品 燧石 技术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被引量:2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1期121-134,共14页慕占雄 陈国科 杜水生 王辉 
中科院古生物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开放课题(193108)。
楼房子遗址系陇东地区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旷野遗址。2018年对楼房子遗址下文化层下部(第14、15层)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16 m^(2),出土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砂岩和硅质灰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或...
关键词:甘肃 楼房子 旧石器时代中期 小石器 陡向加工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
《边疆考古研究》2021年第2期71-83,共13页杜水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257)的资助
随着“一带一路”考古的广泛开展,研究中国古代与西伯利亚、中亚地区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这和我们一贯重视的早期人类迁徙路线、尼安德特人与中国早期智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人扩张过程等重大学术问题...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尼安德特人 早期智人 文化交流 人群迁徙 扩张过程 一带一路 学术诉求 
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2014年T1发掘简报被引量:6
《考古》2021年第4期14-28,共15页 杜水生 任海云 张婷 李三灵(绘制/拍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20&ZD257)的资助。
下川遗址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包括富益河圪梁、小白桦圪梁、水井背、牛路等地点,这些地点分布在下川盆地周围的高地(当地群众称为"圪梁")上。富益河圪梁处于下川盆地与富益河河谷之间,海...
关键词:山西沁水县 下川遗址 富益河圪梁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