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犀

作品数:52被引量:26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涛袁俊霞贾兰坡张虎才周卫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博物院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史志》《奇趣百科(动物故事)》《西部资源》《飞碟探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连金普骆驼山发现古犀牛头骨化石
《辽宁自然资源》2024年第10期48-48,共1页 
10月14日,大连金普新区骆驼山金远洞古生物化石产地传来好消息,发掘队再次发掘出一具完整的犀牛头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年研究员介绍,这具犀牛头骨化石产自金远洞剖面第四层下部,可初步鉴定为泥河湾披毛犀,距今...
关键词: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古生物化石 泥河湾 中国科学院 犀牛 披毛犀 骆驼山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2年发掘的披毛犀死亡年龄研究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2期466-479,共14页支媛 景明 汪洪 王辉 陈国科 杜水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批准号:193108)资助。
现代人在MIS 3成功扩散到全球各地,研究该阶段人类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生计行为有助于理解他们殖民成功的原因。目前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发现了一批出土化石的遗址,但其中大多数保存不佳,缺少科学发掘和绝对测年。甘肃环县楼房子遗...
关键词:楼房子遗址 披毛犀 死亡年龄模式 巨型动物 中国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 动物考古学 
犀角及其制品的形态学鉴定要领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2年第12期18-22,共5页陆冠亚 赵晓燕 赵晓娜 谭笑 顾浩 许萍萍 唐泰山 祝贺 
通过列举犀角及其制品的微观结构、犀牛整角的外形、披毛犀整角的外形及常见仿品的鉴定特征,并对上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犀角与常见仿品的甄别技巧等形态学无损鉴定要领,同时与犀角的镜检有损鉴定实操相结合,得出以下结论:犀角及...
关键词:犀牛 披毛犀 犀角 仿品 形态学鉴定 
“披毛犀的演化与灭绝”试题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年第12期4-5,F0002,共3页黄翔 陈康怡 
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精彩纷呈,“创意”频现,或理念和情境有创意,或素材和图表有创新,体现了地理高考在思维理念和能力检测方面的引领作用,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为激发地理教师、师范生研究和命制原创试题的热情,帮助其专业发展,2...
关键词:试题设计 原创试题 专题策划 教研员 设计大赛 地理教师 地理高考 地理教学 
泥河湾盆地的披毛犀化石被引量:1
《化石》2022年第1期13-16,共4页李凯清 岳峰 
披毛犀是泥河湾动物群的重要成员,也是泥河湾盆地(桑干河盆地)常见的化石种类。化石发现表明,披毛犀是泥河湾盆地远古人类长期形影相随的亲密伴侣。披毛犀物种认知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又名长毛犀牛,是一个已经绝灭的化石物...
关键词:哺乳动物纲 动物学 泥河湾动物群 泥河湾盆地 披毛犀 犀科 奇蹄目 远古人类 
犀牛角仿冒品研究现状被引量:1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1期235-238,共4页王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项目资助。
本研究总结了犀牛角仿冒品的研究现状。当前犀牛角的仿冒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洞角、蹄匣、纤维聚合物、真假结合仿品和古犀角等。在这些仿冒品中,洞角的组织特征与犀牛角差别较大,鉴别二者相对容易;蹄匣、纤维聚合物、真假结合仿品和古...
关键词:犀牛角 伪品 洞角 蹄匣 披毛犀 鉴定 
生活在寒冷北方的大犀牛——披毛犀
《天天爱科学》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盗龙 
犀牛是地球上现存的第二大陆生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换句话说,犀牛都怕冷!但是在史前时代,有一种犀牛不怕冷,能够在冰天雪地中生存,这就是披毛犀。
关键词:披毛犀 青藏高原 古生物学家 猛犸象 
洪河春秋
《黑龙江史志》2019年第12期51-53,58,共4页王世茹 
洪河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客拉尔基区是新时器时代古遗址。该遗址在嫩江右岸,是2019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洪河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金时代和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经过6次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关键词:昂昂溪文化 披毛犀 嫩江流域 老龙头遗址 新石器晚期 
身高马大好御寒——西藏披毛犀
《奇妙博物馆》2019年第7期56-57,共2页匡学文 
意义非凡西藏披毛犀是近年来古哺乳动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发现之一,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的披毛犀,而且围绕它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改写了人们以往对冰河时期动物起源的认200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美国洛...
关键词:自然历史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 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西藏阿里地区 考察队 研究成果 上新世 
郑州老奶奶庙第3地点动物遗存研究报告被引量:2
《中原文物》2018年第6期22-30,共9页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刘拓 何嘉宁(执行/发掘) 汪松枝(发掘) 李昱龙(发掘) 李文成(发掘) 刘拓(发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编号11&ZD120);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项目(编号:DZ-3)阶段性成果.
老奶奶庙第3地点出土了575件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动物至少11种,其中披毛犀为该地区第一次发现。化石风化程度普遍较重,牙齿、角等肉量较少的部分保存较多,显示了本遗址不同于第1地点的临时活...
关键词:老奶奶庙第3地点 动物遗存 披毛犀 拼合分析 遗址形成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