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演化

作品数:43被引量:61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志飞方小敏李建如汪品先郑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科学》《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热带海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50 kaBP以来西菲律宾海盆沉积物风尘组分对东亚季风演化的响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6期74-85,共12页丁怡 高伟 刘明 陈竟博 王飞宇 车新颖 范德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近30 ka来西菲律宾海盆中部沉积物风尘组分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古气候演化的响应”(SGPT-20220F-06)。
西菲律宾海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成为研究东亚季风演化的理想区域,但目前对海盆中部沉积物沉积记录演化及其对古气候指示的研究较少。基于对海盆中部两根柱状沉积物(MC09、MC13)的AMS14C年代学、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的分析,...
关键词:陆源风尘 粒度 常量元素 东亚季风 西菲律宾海盆 
晚更新世以来南海中央海盆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对物源和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8期3557-3575,共19页陈龙 陈亮 殷征欣 官玉龙 章钰桢 李国山 姜兆霞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全球深时地貌重塑与资源环境预测(LSKJ202204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4089和42121005);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ZR2022JQ16)资助。
南海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高原隆升剥蚀、古海洋、东亚季风和区域构造演化信息,是研究东亚季风和古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南海沉积环境复杂,物质来源多样,使得沉积物定年和环境气候探讨的难度加大.为此,本文选取南海中央海盆的SCS...
关键词:南海沉积物 环境磁学 相对古强度 物源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
《科学》2023年第2期39-39,共1页方德声 
[本刊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姚政权、石学法,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李新周及国外合作者,在南亚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
关键词:南亚季风 第一海洋研究所 南北半球 驱动机制 中国科学院 南亚夏季风 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 
东北印度洋源汇过程及古环境与古季风演化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2年第5期102-118,共17页官玉龙 陈亮 姜兆霞 李三忠 肖春凤 陈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419220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41007)。
东北印度洋地理位置独特,其沉积物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及孟加拉扇的“源-汇”过程、印度季风与东亚季风的“海-气”交互作用、印-太暖池热传输的演变与高纬气候之间的相位关系等关键信息,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气候-沉积”耦合演化的良...
关键词:东北印度洋 物源 古环境 高原隆升 季风演化 环境磁学 
南海北部晚中新世-上新世期间碎屑物质输入对青藏高原隆升与季风演化的响应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3期650-661,共12页杨小强 郑思静 闫永刚 张珂 
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QZKK0707);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环南海地质过程与灾害创新团队(批准号:2016ZT06N3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2217)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隆升到一定高程之后,它对东亚气候系统和风化作用的影响,通过对高原东北缘干旱、半干旱区域沉积记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认识;然而在整体处于温暖湿润气候状态下的高原的东南缘区域,风化作用过程对高原活动的响应方...
关键词:琼州海峡 中新世晚期 磁性地层 风化作用 
东海南部内陆架泥质区S05-2 孔沉积物4870a BP以来的沉积学记录及其对物源与季风演化指示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20年第5期84-97,共14页张杰 李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066)。
以东海内陆架S05-2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速质谱仪(AMS)14C年龄测定、粒度测试、粘土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析。研究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水动力环境强,沉积物主要以粉砂为主;4870a BP以来研究区的物源以台湾岛河流物质为...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物源 季风 粘土矿物 元素 粒度 
札达盆地晚中新世河湖相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与印度季风演化被引量:3
《第四纪研究》2018年第5期1094-1100,共7页王晓雪 聂军胜 Joel Saylor 张蕊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批准号:lzujbky-2018.ot05)和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二级子课题(批准号:2016YFE0109500)共同资助
晚新生代印度季风的演化一直以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对印度季风的研究多集中在海洋沉积物上。磁学参数作为指示气候的重要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等地区的古气候重建中,对揭示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和驱动机制做出了重...
关键词:札达盆地 环境磁学 沉积相 印度季风 晚中新世 
南海第四纪东亚季风演化的粘土矿物指标被引量:13
《第四纪研究》2017年第5期921-933,共13页刘志飞 赵玉龙 王轶婕 陈全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记录着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本文在过去十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综述粘土矿物是记录南海东亚季风演化历史的良好指标。大量表层样品和多个沉积岩芯的研究显示,南海第四纪以来的蒙脱石主要是形成于周边...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 替代指标 粘土矿物 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 化学风化作用 第四纪南海 
西南季风演化与南半球气候的联系被引量:1
《科技资讯》2016年第19期174-175,共2页薛滨 金章东 强小科 张恩楼 
印度(西南)季风降水对我国西南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与东亚季风相比较,总的来说对印度季风的研究十分薄弱,并且其认识主要来自于海洋沉积物。那么西南季风演化的规律究竟是什么?西南季风与东亚季风、西风环流在时空上的演化关系是什...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西南季风 古气候动力学机制 南半球 
末次冰消期以来内蒙古东部气候变化——基于风成砂-古土壤序列的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8
《中国地质》2015年第4期1103-1114,共12页刘瑾 王永 姚培毅 迟振卿 李廷栋 耿树方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142;12120113005600)资助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现代东亚季风界线两侧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风成砂-古土壤剖面的光释光、^(14)C年代和沉积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内蒙古东部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迁过程。浑善达克沙地的浩来呼热剖面(hsh1-09)显...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 古土壤 季风演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