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涛[1] 李蕴琛[1] 刘筠[2] 祁吉[2] 陈光[1]
机构地区:[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300192 [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300192
出 处:《天津医药》2001年第12期742-743,F003,共3页Tianj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多在数分至数十分,少数持续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24小时以内完全恢复,多有反复发作[1].因约1/3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TIA被公认为脑梗死的先兆.虽然许多研究都提示脑血流量的变化可能对TIA发作持续时间及其转归具有重要影响,但其相关性仍未明确.弥散核磁共振成像(DW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研究脑血流量变化的一项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且对人体无损害,危险性低等优点.国内外已利用弥散MRI技术对TIA患者进行了一些研究[2].本文报道笔者利用这一技术,观察TIA发作后短时间内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
分 类 号:R743.3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