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阴澍雨(主持人) 范治斌(审阅)[2]
出 处:《美术观察》2018年第12期58-63,共6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写生一直以来是艺术家深入生活的重要途径,它将艺术家自我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关联,形成参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国画的要义。当下,中国画的写生大多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广泛的搜集素材,为日后的创作做必要的题材积累;另一方面则更为重要,艺术家在写生中会遇到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客观事物,这必然要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加以呈现,而这些手段是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得以养成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写生的过程中,艺术家往往反复锤炼自己的技法语汇,形成特有的语言符号,这也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范治斌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青年中国画家,他注重写生,并且长期浸淫于自然山川草木之中,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写生融合在一起。写生是他的创作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方式。在近年来的作品中,他形成相对稳定的笔墨体系,我们可以通过解析他的创作历程来了解当代中国画家对于自然情趣的理解与体察,对于笔墨形式的探寻与创造,对于写生观念的生发与延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