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目涵 贺欣[1,2,3] 路瑶 龚陈[1,2,3] 马娜 赵美华 冯百岁[1,2,3]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 [3]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河南省炎症性肠病中心,郑州450014
出 处:《现代免疫学》2018年第6期513-518,共6页Current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88;81270452);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62300410268);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2015).
摘 要:PD-1已被证实在肠黏膜细胞中高表达,与其配体结合后可通过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抑制活化的效应T淋巴细胞及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参与肠黏膜炎症的发生过程,当阻断PD-1/PD-L通路时,肠黏膜炎症减轻。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肠道黏膜免疫平衡失调在其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肠黏膜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失衡可导致促炎介质的释放、促炎细胞的聚集和组织的破坏。由此,推断PD-1/PD-L通路可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新靶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