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称称 刘红[1] 陈天杰[1] 秦爽 路政宽 黄山 陈良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吉林省牙发育及颌骨重塑与再生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出 处:《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8年第6期348-352,共5页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1771123)
摘 要:牙周炎伴随的牙槽骨吸收、拔牙后剩余牙槽嵴萎缩、腭裂、手术治疗等原因引起的颌骨骨量丢失是口腔医学领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对骨缺损修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骨或骨替代物移植,化学药物,牵张成骨,干细胞组织工程等[1,2]。有限的自体骨来源、手术时造成的二次伤害等原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制备及保存复杂,尤其是其本身的免疫原性及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也严重影响了其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