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宏智 孙海林[2] 谢华[1] 刘芳[1] 彭继苹 陈晓丽[1] Li Hongzhi;Sun Hailin;Xie Hua;Liu Fang;Peng Jiping;Chen Xiaoli(Department of Genetics,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Belling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Nutriomics ,Beijing 100020,China;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Beijing 100020,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儿科研究所医学遗传室、儿童发育营养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20 [2]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100020
出 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年第24期1898-190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31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2029);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学科合作课题项目(xxjc201717);北京市卫生系统215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332018188).
摘 要:目的报道3例具有经典临床特征的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患儿,对其致病基因ACVR1变异和变异来源进行分析。方法整理3例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对致病性热点变异位点ACVR1基因R206H位点进行检测,设计长片段PCR避免同源序列非特异扩增,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是否存在拷贝数变异,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变异来源。结果3例患儿明确有先天性大拇趾缩短畸形、进行性异位骨化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显示双足拇指短缩畸形,多发不规则骨化影。均无家族史。3例患儿存在相同的ACVR1基因杂合错义变异(c.617G>A;R206H)。实时定量PCR显示3例患儿及其父母不存在拷贝数变异。同时高通量测序显示其父母不存在嵌合变异,且患儿的变异频率在50%左右。结论3例患儿具有典型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利用Sanger测序确诊。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新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证实患儿有新生杂合变异。
关 键 词: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ACVR1基因 Sanger测序 实时定量PCR 高通量测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9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