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信砚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2]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3]武汉大学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2期74-83,共10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18AZX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18JF134);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者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表了两种谬见:一是"异端"论,即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端";二是"复制"论,即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制品"。二者都否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国特性的合法性。其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性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国特性的合法性,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目标所决定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中国特性,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特性 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