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梧[1] Zhang W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2&ZD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哲学自觉的确立与坚守,不仅构成了《哲学通论》的问题意识,而且也构成了《哲学通论》的鲜明特色。在反思与改革教科书哲学的阶段,哲学自觉的表达形式是"追问哲学本身"。在后教科书哲学时代,哲学自觉的表达形式是"保持哲学观照"。《哲学通论》不仅原则性地提出了在时代境况考察中保持哲学观照的"要求",而且也为在时代境况考察中保持哲学观照奠定了"理据",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根据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关系",哲学只能以反思的方式把握时代,而不能简单地反映时代,由此确立了保持哲学观照的基本方式。进而,根据哲学反思的前提性原则,哲学必然要对现时代的存在根据进行前提性批判,而这正是在时代境况的考察中保持哲学观照的真实意蕴。依据在时代境况的考察中保持哲学观照的自觉意识,孙正聿先生对《资本论》的哲学解读确立了"后资本逻辑的哲学原则",为人们进一步构建"后资本逻辑的哲学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