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民间小戏研究路径及其范式考察——以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为主要讨论对象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萍[1] 

机构地区:[1]兰州城市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18年第4期43-51,共9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北民间小戏与祭祀仪式研究"(项目编号:11EB12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子课题"丝路活态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民间小戏研究经历了由起步到深入发展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北京大学率先将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引入了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并且形成民间文学路径下的民间小戏研究格局及其范式。20世纪60、80年代,以周贻白、张庚、郭汉城等为代表的民间小戏研究,奠定了戏剧戏曲路径下的研究格局及其范式。两种路径的研究格局及其范式,此消彼长,相得益彰,为民间小戏理论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后来民间小戏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留下的一些亟待梳理、解决的问题,成为21世纪民间小戏研究应该具有的历史思维空间。

关 键 词:民间小戏研究 路径 范式 20世纪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