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房学嘉[1]
出 处:《客家研究辑刊》2018年第2期127-137,共11页The Periodical of Hakka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2017年特别委托课题“梅县区丙村镇群丰村调查”(课题编号17KYTPKTT01)研究成果.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乡村开始发生以“去乡土性”为特征的社会变化,尤其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导致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市流失,造成“空心村”的大量出现,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伦理的变化。一方面,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挟裹着市场化的力量,加速了村落社会“去乡土陛的”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面对不断销蚀的乡土性,很多知识精英和乡村保护的实践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村落社会里抢救和复兴传统的农耕文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