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凌文通[1] 陈琼[2] 吴文军[1] 姚良奕 卢奎[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284032 [2]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出 处:《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年第6期593-595,共3页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中山市科学技术技局项目(2015B1107)
摘 要:目的:评估多模式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再通血管方式:对起病4.5 h小时内、有静脉溶栓指征者,立刻予静脉溶栓治疗,同时送介入室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病变血管情况,如血管已再通则结束手术;对前循环在6小时内、后循环在24小时内无静脉溶栓指征,且无全脑管造影禁忌症者,均予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了解病变血管情况,若血管已再通则结束手术;对血管仍有闭塞或狭窄,则考虑予动脉溶栓或支架成型术或支架取栓术等多模式桥接开通血管,评价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率,3个月后随mRS评分。结果:100例AIS患者接受多模式桥接治疗,平均年龄62.72±14.16岁,入院时平均NIHSS评分8.49±4.48分,发病到我院时间平均为3.59±2.37小时,所有患者均获得血管再通,术后残余狭窄程度(25.27±19.77)%;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2例死于术后高灌注出血,余97例术后NIHSS评分3.63±4.3分,3个月后随访87例mRS<2分,NIHSS 2.16±2.01分。结论:多模式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能够有效地再通血管,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治疗时间窗 再通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