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素芬[1]
出 处:《东岳论丛》2019年第2期139-146,共8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保险反欺诈立法研究"(13BFX141)
摘 要:社会保险反欺诈的地方立法一度呈现繁荣局面,但在这繁荣背后实际上却存在反欺诈主体的界定偏狭、举报奖励的范围过窄、对于社会保险反欺诈工作人员在反欺诈工作中泄露举报信息的法律责任设定不周密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保险反欺诈法规的实践效果。从应然效果与实然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需要确立统一的立法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立法制度设计时,同时兼顾三个维度:缴费主体、基金管理主体、基金申领人,并突出安排好四项制度:惩戒机制、举报奖励机制、反欺诈预警机制和诚信等级评估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