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利君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公民与法(检察版)》2018年第12期53-53,共1页Citizen and Law
摘 要:捐纳是清代的卖官制度。卖官制度起始于秦汉。秦始皇时因蝗灾缺粮,规定纳粟千石可拜爵一级;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议,又准予入粟授官或拜爵,当时称为“纳粟”。中国的卖官制度自此开始,以后历代都不同程度地有此举措。但清代之前的朝廷卖官,除东汉中后期比较严重外,一般都是固筹饷、赈灾、备边或兴办工程等事的权宜之计,并不严重。到清代时,卖官情况达到了历代最严重的程度,不仅卖官的范围大大扩大,而且开始制度化,称为捐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