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军力 饶燮卿[2] 花宝金[3] 朴炳奎[4] 庞博[5]
机构地区:[1]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10 [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4]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3 [5]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北京100053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18年第12期1198-1203,共6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99);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专项(ZZ0908024);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青年优才项目(首发2018-4-4154)
摘 要: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思想和科学文化内涵,通过数千年的深入观察和临床实践,全面总结了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是世界医学的瑰宝。先秦时期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为后世肿瘤学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汉隋唐时期,是中医种瘤学发展的雏形和理论成熟阶段,在病因病机、症候的描述上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治疗手段虽然进一步丰富,但仍然缺乏系统性,未能与中医理论充分结合。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