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小细胞癌五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支文雪[1] 詹阳[1] 郑兴征[1] 朱力[1] 金玉兰[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100006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诊治的5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点:5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9~57岁,中位发病年龄34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接触性出血(2例)或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阴道排液(1例);临床分期:Ⅰb1期1例、Ⅰb2期1例、Ⅱa2期2例、Ⅲc期1例。(2)病理特点:术前活检的误诊率为2/5。小细胞癌的镜下观,形态较为一致的小细胞呈弥漫、成片、巢团样排列,细胞质较少,细胞核深染,核分裂象及坏死多见;3例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CD56、p16、细胞角蛋白(CK)均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均为5/5。(3)治疗:5例患者均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或双侧输卵管(分别为2、3例)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术,术后均行辅助化疗和(或)放疗,其中3例患者行新辅助化疗。(4)预后:末次随访日期为2018年8月,随访期内3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患者确诊后半年多(分别为7、8个月)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子宫颈小细胞癌的术前活检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最终确诊依据镜下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方案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差,易发生远处转移。

关 键 词:子宫颈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点 病理分析 阳性表达率 阴道不规则流血 免疫组化法 淋巴清扫术 新辅助化疗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