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溶栓模型的建立及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有效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昌胤[1] 孙圣钢[2] 童萼塘[2]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63003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摘  要:目的 建立大鼠血栓栓塞模型及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用自体血体外制备栓子,经颈外动脉推入,栓塞大脑中动脉,半小时或4小时后分别予以尿激酶或生理盐水治疗。6小时后检查血栓的位置,测定梗死灶大小,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生理盐水治疗组6小时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均见栓子存在,尿激酶治疗组栓子完全溶解;生理盐水治疗组和4小时溶栓治疗组梗死灶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半小时溶栓治疗组梗死灶明显较前两组小(P<0.05),细胞坏死程度减轻。结论 本模型可复制性强,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梗死灶大小恒定,是进行溶栓研究的理想模型。超早期溶栓梗死灶明显减小。

关 键 词:超早期溶栓治疗 血栓栓塞模型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动物模型 

分 类 号:R-332[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