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形态变化在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观察中的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艺[1] 熊国干[2] 白鸽[1] 

机构地区:[1]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内科,湖北武汉430015 [2]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15

出  处:《江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Journal of Wuhan Professional Medical College

摘  要:目的 :探讨白血病与血小板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 4 3例白血病人手指采血、制片、染色、镜检 ,对血小板进行分类。将血小板分为成熟型、衰老型 ,正常刺激型、正常幼稚型 ,病理刺激型、病理幼稚型 ,变性型和巨型 ,并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 :成熟型、正常幼稚型显著减少 ,变性型、衰老型、正常刺激型和巨型显著增加 ,尤其是变性型增加显著 ,且与白血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随病情轻重缓急的变化而增减。结论 :血小板形态变化的程度与其病变侵袭骨髓巨核细胞系的严重性相关 ,可作为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病程监测及其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关 键 词:白血病 血小板形态 诊断 治疗 预后 

分 类 号:R733.7[医药卫生—肿瘤] R730.4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