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琛[1]
出 处:《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84-91,共8页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周边视野"(批准号13YJA751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伊藤虎丸在"终末论个人主义"论述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绝对"自由意志论主体"的"原鲁迅"。"原鲁迅"作为现代东亚的"最初之人",虽然天赋自由精神,然而却不是特殊之人,而是一个普遍之人,其表征了现代社会对主体的基本想象:透过自己的特殊性来感知自己为普遍性的代表。伊藤虎丸发明"原鲁迅"的目的,是为东亚社会的现代性实践建立一个以鲁迅为镜像的历史典范:即通过主体性的精神、文化和社会革命,从而在根本上彻底接受了西方近代主义的"现代中国"。进而以之为参照,批判战后日本之无主体性的近代化进程。On the basis of "eschatological individualism", Ito Toramaru shaped an "original Lu Xun"- an absolute "subject of free will. Though endowed with the free spirit, Lu Xun was not a special person. By inventing an "original Lu Xun", Ito wanted to establish a historical model based on Lu Xun for East-Asian society and criticize the moderation process of Japan's lack of subjectivity after World War II.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