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景,朝暮之变——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时间表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潮[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

出  处:《美术》2014年第7期144-145,共2页Art Magazine

摘  要: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言道:“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文人笔下山中四季表现出的“幽、秀、洁、磊”显然不只是时间景物描写,而是“夫子自况”式的借景言志。与之相应的是,中国山水画也通过“四时之景,朝暮之变”这样的时间表达,构建了同样的意象关联,并成为山水画中重要的创作语言。

关 键 词:中国山水画 时间表达 四时 《醉翁亭记》 景物描写 创作语言 林霏开 欧阳修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